其他
我们和3位清华新生聊了聊成长的故事,他们都提到了一件事 | 特别关注
1
“我最初对数学感兴趣,
其实是因为看书。”
严彬玮流畅的逻辑、清晰的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她身上所沉淀的才气和静气,都离不开她对阅读的喜爱。
2
“科幻小说使我对
科学和世界充满了好奇,
让我遨游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海洋中。”
然而,在与刘洋聊天中得到的结果却让人“失望”。刘洋说:“我是住宿生,每天六点半起床,七点半开始早读,然后上课,午饭后午休半个小时,下午接着上课,放学后吃晚饭,然后晚修,一段和二段晚修之间跑步,十一点十五分睡觉。”
这份作息表就是广州六中的住宿生作息表,跟许多中学生的作息表也大同小异。不温不火,稳健如一,刘洋几乎没有丝毫的焦虑和紧张,他就是这样日复一日,规律、从容地走完高中三年。
在学习层次上,刘洋认为理科(特别是数学、物理和化学)需要对知识点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,才能很好地运用,这是理科学习的基础。适当合理的预习对理科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;上课时认真听讲,不要因为自己提前预习了就不在意,而是要更加重视通过听老师的讲解发现自己思维上的漏洞,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。所谓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”,刘洋认为,及时反思总结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。
而语文和英语则有些不同,这两科更重积累,需要在平时多记多背,广泛阅读也很重要。记背和看书的时候最好动脑思考,这样可以提高记忆效果,同时提升语感。语文和英语的语感特别重要,这也需要平时多将自己代入特定的文化氛围去把握。
刘洋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喜欢看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后来又爱上读《三体》《地心游记》等科幻小说,像看故事一样享受,而且激发了他对物理的兴趣。“在中学学习物理时,我会主动去找一些科幻书籍来看,钻研所学的知识和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。”
科幻小说使他对科学和世界充满了好奇,让他遨游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海洋中,不断推动他去做更多的探索,也是他课余放松的重要方式。
3
“文学是取之不尽的财富,
是认识世界、走向自我的工具。”
陈诺毕业于上海市七宝中学,是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20级新生。陈诺从小便喜欢阅读和写作,有一本叶芝的诗选被她从初中珍藏至今。当时年幼,诗中还有许多读不懂的英语单词和隐喻,但仅仅是磕磕绊绊,连蒙带猜的朗读,都能让她感受到神奇的平静与美。
真正将陈诺领进文学这道门的是她的高中语文老师:在老师的帮助下,她的作文多次刊登在上海市中学生年度优秀作文选上。这些微小的成功,一步步帮陈诺树立起自信,让她开始考虑将文学作为一生的志向。
在高二升高三的过程中,陈诺曾深深地陷入了迷茫。“我质疑我的动机,我想知道我所谓梦想果真是心之所向,还是我过于懦弱没有勇气脱离世俗价值评判体系的结果。我没有剧烈而深沉的痛苦,也没有剧烈而深沉的热情。到这一刻,我才真正意识到空虚远比失败可怕。在这种困境之中,是文学给了我救赎。”
那段时间,陈诺翻来覆去地阅读毛姆,沉迷于看他笔下的人物逃跑,逃向巴黎,逃向珊瑚岛,逃向大溪地。“我会拥有书及海洋和天空,你觉得我太没有上进心了,但我的一生都与美同行,我只求找到我的灵魂所在。”书籍点醒了陈诺:生命好在没有意义——这样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。
这份经历让陈诺明白了两件事:第一,文学是取之不尽的财富,是认识世界、走向自我的工具;第二,生命的答案不存在于任何一本小说教案或哲学书中,唯独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。
杨绛先生曾说:“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——‘隐身’的串门儿。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,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,也不怕搅扰主人,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,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;而且可以经常去,时刻去,如果不得要领,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,和他对质。”
亲爱的同学们,在暂时没有学习任务督促的暑假里,你是否有主动读书呢?不要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啦,快快行动起来吧~
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,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——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——点击“设为星标”(或在右下点个“在看”)